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怎样防治香石竹的病害?
发布日期:2018-09-20 10:59:24 作者: 阅读:
香石竹叶斑病又称茎腐病。发生在叶和茎上,有时也发生在花上。发病初期下部叶片产生淡绿色水渍状小圆斑,后变紫色。以后随着病斑扩大,病斑中央发生枯死。枯死部分呈灰白色。在有些品种中,几个大病斑合并后呈大而不规则的死亡圈,最后斑点之间组织转黄和枯萎,整片叶子枯死,呈枯稻草色。
香石竹叶斑病又称茎腐病。发生在叶和茎上,有时也发生在花上。发病初期下部叶片产生淡绿色水渍状小圆斑,后变紫色。以后随着病斑扩大,病斑中央发生枯死。枯死部分呈灰白色。在有些品种中,几个大病斑合并后呈大而不规则的死亡圈,最后斑点之间组织转黄和枯萎,整片叶子枯死,呈枯稻草色。
茎部多半在节上发生病斑,灰褐色,严重时病斑环割茎部,使上部枝叶枯死,并呈褐色干腐现象。最后完全干枯的枝条呈稻草色。
叶斑病从4月上旬到初冬均会发生,温室中全年可发病,特别是8月下旬到9月上旬发病迅速且严重,露地栽培比温室栽培的发病多。
为防止叶斑病的发生,首先要选择健壮无病的插穗,在通风透光、土壤排水良好处宜实行2年以上轮栽。此外,露地栽培应在生长期每陌10天左右喷1次杀菌剂保护。在摘芽、切花之后抓紧喷药,可用75%百菌清、50%克菌丹500倍液或1%波尔多掖,效果较好。
香石竹的立枯病对植株为害严重,幼苗期更容易发生,2月下旬以后扦插的幼苗易感病,感病后发展迅速,1-2天内幼苗即可大批死亡。立枯病发病时,近土表根颈处发生褐色腐烂,被害部位缢缩,造成幼苗倒伏,在较大苗中,也有立枯病发生,近土表的皮层腐烂发粘,烂到中心髓部,造成植株死亡。为防治立枯病的发生,应进行培养土消毒。可用75%五氯硝基苯,每平方米6-7克进行土壤消毒。
最新相关问题
苗木种植技术
-
1392
-
1687
-
1905
-
1034
-
1163
大家都在读
-
1911
-
1996
-
1446
-
2006
-
1990